糖尿病飲食誤區 讓你遠離糖尿病的八個秘訣 發布時間:2018.07.24 瀏覽次數:1463次 |
如今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,很多人對此病心生畏懼,擔心自己哪天也成為其中一員。其實,只要了解健康常識,在生活中有意識地避免多吃、少動、熬夜等現代惡習,就能有效遠離糖尿病。最近網絡糖尿病食品的認識存在很多誤區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: 糖尿病飲食誤區需留心 1、糖尿病食品能降糖 有人認為糖尿病食品是無糖的,可以降低血糖。實際上絕對不含糖的食品極少,糧食做成的食品均含碳水化合物,而碳水化合物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糖。所謂無糖食品,主要說的是不含葡萄糖或者蔗糖,但很多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。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多糖,消化吸收較單糖(如葡萄糖)或雙糖(如蔗糖)慢,對血糖影響較小,也就是血糖指數較低。但碳水化合物還是糖,消化吸收以后還是能變成血糖,吃了這些食物后血糖還是會增高,只不過增高的幅度較小而已。因此,不能要求糖尿病食品能降糖。 2、糖尿病食品可以隨便吃 前面已經說了,糧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還是可能使血糖增高,不能隨便吃。那么非糧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是不是就可以隨便吃了呢?也不是,有些食物雖不是用糧食做的,但是可能含糖,或者含脂肪較多,糖尿病患者吃了以后,會導致熱量攝取超標,還是能造成肥胖、血脂異;蜓窃龈。 3、糖尿病食品不計入飲食控制總量 有些人飲食控制挺嚴格,一天叁餐吃得不多,但卻沒把糖尿病食品計入熱量,或者沒有把主餐之間加餐的糖尿病食品計算在內,這樣也會影響血糖控制。也就是說,糖尿病食品也不能隨意吃,應該有質和量的要求。 不得糖尿病的八個秘訣 1、減輕體重。各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明確了肥胖、超重和糖尿病的關系,不僅是糖尿病,各種代謝異常都與其相關,并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。因此,只要能減輕體重,就能獲益。成年以后主要胖的是腰腹,有的人雖然體質指數正常,但是腰腹脂肪多。通過合理運動,首先減少的是腰腹肥肉。而單純節食、不運動未必減脂肪,還可能會丟肌肉。人的肌肉少了,血糖可能更不穩定。 2、每天走路30分鐘。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,每周應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,可分攤到5~6天進行,即每天30分鐘左右。在所有運動中,走路適用人群最廣,不受場地、時間限制,比較安全,步伐、步速可以自己調節,且對關節的損害較小。 3、適量喝咖啡。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,喝咖啡能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?Х扔欣虻淖饔,還能提神,幫助身體燃燒一部分熱量,對促進代謝有好處。但喝咖啡要適量,一天不能超過3杯,否則有脫鈣的風險,會引發骨質疏松。另外,早起喝比較好,可把體內多余的水分排出,且一上午比較清醒。 4、選擇高纖維素食物。研究證明,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,排出殘余的代謝廢物,做好腸道清理工作。另外,纖維素對腸道功能的好處還表現在對腸道自身激素的調節上,對脂類代謝、糖類代謝都有益處。 5、經常深呼吸。研究表明,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,深呼吸有減輕壓力的作用。田慧教授說,除了深呼吸,精神緊張的時候做做瑜伽,可以通過調節交感神經,減輕胰島素抵抗。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:晚上睡不好覺,第二天早上肯定血糖高,這就是交感神經紊亂的后果。 6、保證充足睡眠。研究表明,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。田慧教授表示,不同年齡對睡眠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,青春期之前小兒睡眠須超過10小時,年輕人8小時,中年人至少6小時。睡眠質量不好的人,如果自我調整不過來,就該吃藥,F在新的安眠藥副作用不大,可以間斷服用,千萬不要應撐著。 7、不要獨居。國外研究表明,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高。田慧教授說,正常的家庭生活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,獨居的人如果自我約束力差,容易作息不規律,養成不良生活習慣的幾率高。不過,自我約束能力強、健康素養高的人沒事。 8、45歲以后關注血糖。專家說,45歲以上是糖尿病高發人群,特別是肥胖者、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血脂、血壓高的人,應多關注血糖。并且,空腹血糖超過5.6毫摩爾/升就要查餐后血糖,以免成為“漏網之魚”。 |
上一篇:低聚果糖是雙向調節人類微生態平衡的生命衛士 下一篇:6款中醫藥膳助您罩杯升級 返回上一級 |